五月艾香 作者:赵双明 拉着一架子车冒着香气的艾草,刘老三进了县城。他年过七旬,头发花白,背有点驼。昨天割艾崴了脚,走起路来有点瘸。 明天就是端午节,街上车水马龙,熙熙攘攘。炸油糕的,卖粽子的摊点摆得一街两行。油烟缭绕,香气四溢。走了二十多里路,肚子也有点饥了。他坐在路旁,拿出了老伴烙的核桃仁油饼吃了起来。瞥了一眼对面的油糕摊子,他啍了一声,现在的油糕有啥吃头?个小糖少。哪象早年的,皮焦里酥,咬一口,黑糖顺嘴直淌。一个才五分钱。现在,嘿,面粘得象浆糊一样,越做越小,人心都钻了钱眼。 他左右环顾了一下,街上已有好几家卖艾的。或在巷口,或在人行道,但都冷冷清清,不怎么上买主。他卖艾多年,知道其中门道。俗话说,宁挨关老爷大刀,不和城里人相交。城里人精的很,他们上午不买,等到下午,卖艾的乡下人熬不住了,就会降价,这时候才会一窝蜂一样争着买。你说这号人,不是做生意的,就是吃皇粮的,一月几千元,还和乡下下苦人争斤掂两,耍小心眼,好意思么?你以为上山爬坡割艾容易么? 今年春旱,二三月没下过一场透雨,艾草长得干干瘦瘦,只有尺把高。好在立夏后下了一场中雨,那艾喝饱了雨水,象箭一样嗖嗖嗖地一个劲地疯长。刘老三是在一个叫鹰嘴崖的山岗上割的艾,那地方,山高路陡,牛羊不入,人迹罕至。艾草长得杆粗叶宽,绒毛细密厚润,香气浓郁扑鼻。他割好后摘除黄叶杂草,捆扎成一把把小捆,从羊肠小道上揹了下来,上下跑了七八回,再用架子车拉回家。 他看了看路边几家卖艾的,有的艾叶瘦杆细,有的艾半黄不绿的,有的艾蔫头耷脑的,一看就知道是昨天卖剩下的陈货。没有一家能比得上自己车子上的艾。他沾沾自喜,还带有点自豪。等着瞧吧,看谁的艾卖得快。 南街拐弯处,路边有一棵百年老槐树,树下有片空地,无人摆摊。刘老三一见大喜,忙把车子拉了过去,理好艾草,大声吆喝叫卖:“卖艾哩,卖艾哩!一元一把,一元一把。” 刚喊完,就有几个人走了过来,挑挑拣拣。 “谁让你在这儿卖?”突然一声喝斥,刘老三着实吓了一跳,转身一看,原来临街是一家卖油瑄的。那个小伙头上留一根小辫子,豹眼圆睁,手里拿着根杆棒怒冲冲地走了出来。 “你卖你的油瑄,我卖我的艾,咱俩井水不犯河水。” “放屁,你这艾臭烘烘地,让我的油瑄咋卖?”那小伙指头捣眼窩冲着他:“走不走?不走我砸了你的烂车子!” 看那嘴脸,就是一个混混,这号人谁敢惹?強龙也怕地头蛇。他只好自认倒霉,拉起车子重新找地方。 走走停停,来到街心花园。旁边有一家“爱心”超市,店门口人行道很是宽敞。绿豆糕,粽子,各种饮料奶品,堆得小山一样。几个女售货员正在推销啇品,彩裙短袖,很是靓丽耀眼。因地处闹市,生意十分红火。超市旁边不远处还有一块空地,他便把车子拉了过去。吸取刚才教训,把车子放得离超市稍远了点,心想,这次该不会有事吧。由于他的艾草叶嫩色鲜,香气浓郁,很快就围拢了一圈人。 真是冤家路窄,一波未平,又起一波。这时走来一个城管小伙,高高的个子,胖胖的圆脸,一对小虎牙。他往车子前面一站,说:“这是人行道,你佔道经营,罚款十元。”好好的个小伙子,脸一翻,一付凶神恶煞般的模样。 “你看,超市也在人行道卖货,佔那么大地方,我这小小的架子车临时……”. “人家那是大超市,你是谁?掂一掂,你几斤几两?” 一句话噎得刘老三哑口无言,他定定地盯着城管小伙,恍惚记起了什么:“哟,你这小伙面熟熟的,这不是我村子王先生他外甥么?小时候常来你舅家玩,你记得么,小时你和你二舅还在我家院里摘过麦黄杏……” : “闲话少说,我是外甥打他舅,公事公办。你就是把天王爷请来也免不了,快掏钱!” “那好,你刚才也看见了,只卖了三把,三块钱全交给你……” “不行,要不,车子拉到市管所,改天再听候处理。” 城管小伙年轻力大,一把夺过车子辕杆,拉上就走。刘老三这下急了,伸手拦挡:“卖几把艾草,我犯的哪家王法?你小伙也来自农村的,咋能放下扁担打卖柴的?” 两人吵吵闹闹,拉拉扯扯,跟前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。这时从超市走出一个肥头大耳的胖子,西装革履,大腹便便。迈着八字步走了过来。掏出烟盒,给城管递了一支烟。 “啊,是闫大老板,”城管受宠若惊,满脸堆笑:“你看这倔老头,在你超市门前卖艾,多不卫生?我让他到别处去,他还不走。” 闫老板拿起一把艾草看了看,见这艾草杆粗叶大,色泽鲜亮,把把大,眉头一皱,心里有了主意。他给刘老三也发了根烟,对城管说:“我看这样,乡下人进城卖艾,挣个零碎钱,也挺不容易。你就高抬贵手,饶了这老汉。” “好,就听您老吩咐。” 城管走后,闫老板问刘老三:“乡党,你这艾一把多钱?” “一把一元,这才卖了三把。” “一共有多少把?” “一百八九十把,也没细数,反正不足二百把。” “是这样,老人家,你都一把年记了,割点艾也不容易。现在都快十二点了,只剩下半天集。能不能卖了,还真说不出。是这,我给你二百元,全部卖给我。我看你也是实在人,多多少少也就不数了,你看咋样?” “好,好,好的很。”刘老三连连点头,感激不尽。今天算是遇见贵人了,这老板一张黑脸,一看就是包青天。 闫老板招招手,几个女售货员把艾草搬了过去。他到超市拿了一瓶矿泉水和两个烤饼,送给刘老三“老人家,折腾了半天,身子也乏了,吃点喝点,街上转转,早些回家吧。” 刘老三乐得眉开眼笑,连连道谢:“你真是个好人,给我帮了大忙,我真不知道咋……”他收了二百元,欢欢喜喜地拉上车子走了。走了十几步,在邮电所门口停了下来。坐在廊沿台上,他想看看,自己割的艾到了超市手里,会发生怎样的奇迹。 几个女售货员正在打理艾草,一把一把的小捆被解开,一分为二。用金光闪闪的丝带重新扎捆,用剪刀把参差不齐的根部剪齐。分为两大堆,一堆旁过挂了个招牌曰:“郑袖艾。”一堆旁边挂了个招牌曰:“宋玉艾。”几个售货员一边招揽顾客,一边大声吆喝:“一元一把,避邪发家。买把宋玉艾,找个老公帅呆呆。买把郑袖艾,早把美女抱回来。” 人们好奇,真不知宋玉是何方神仙,也不知郑袖是那国歌星。纷纷围了过来。你挑我拣,嘻嘻哈哈,不到半个小时,艾草卖得一干二净。 这一幕卖艾的火爆场面,售货员甜美靓丽的表演,把刘老三看呆了,简直就是魔术,是变戏法。真是日怪,在自己手里卖不出去的艾草,经人家老板一捣鼓,哗哗哗就变成了票子。唉,人比人,活不成。自己昨天上山割艾,扯破了一只鞋,还崴了脚。昨天晚上用艾叶水泡了半夜,今天才勉强拉车赶集。看人家,横草不拿,竖草不捏,倒个手就赚几百。 刘老三在街上买了十个油糕,五个粽子,拉着车子往回走。夕阳把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。一路走来,时儿洋洋自得,兴高采烈,时儿心里酸不唧唧的,象吃了颗青杏儿…… 出了城,过了一道河,拐了几个弯,前面就该上山了。岚雾缭绕,那之字路弯来拐去,时隐时显。这路啊,还真不好走。
|